2019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提出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提振汽車消費。消息公布以來,各大汽車品牌積極響應,先后開啟了面向廣大基層消費市場的下鄉補貼活動。
與十年前局限于微型客車和小型貨車相比,此次汽車下鄉最大的變化是車型上的全面升級,將更多更具品質的轎車、SUV車型帶去鄉鎮市場。
為了更好地推動向鄉鎮市場的下沉推廣,各大汽車品牌紛紛與和創傳媒達成戰略合作,在四川33個區縣、重慶31個區縣大面積進行戶外廣告投放,通過墻體廣告的精準投放引爆西南地區5700萬鄉鎮消費人群,以此來拉近品牌與鄉鎮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其中,東風“風光S560汽車下鄉惠民,綜合補貼至高15888元”的標語刷爆鄉鎮居民的視線,長安汽車、大眾汽車、中國一汽、華晨金杯、君馬汽車、斯威汽車等品牌也不落人后,大力推廣面向鄉鎮市場的拳頭產品,點燃車市新一輪增長引擎,以更高實惠給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鄉鎮市場帶來消費者更高品質的汽車生活。
為什么車企要投戶外墻體廣告?
購買汽車是許多消費者的第二大交易,尼爾森報告指出,在汽車銷售中,消費者會在進入經銷商店面前就列出首選品牌清單,爾后著重研究清單中的汽車品牌。但是具有獨立品牌知認知的消費者僅占23%,而他們產生90%的購買意愿。
因此,如何在前期對消費者進行品牌教育,讓品牌進入消費者的備選清單中,成為汽車營銷的重要研究方向。
營銷實踐中,更應充分利用廣泛的覆蓋面,仔細考慮渠道之間的協同效應。最基本的是在整個購買路徑中使用戶外廣告進行品牌建設,特別是在消費者日常出行的道路上,出行這一場景本身就會讓消費者更多地考慮購車需求,因而汽車的戶外廣告更加容易被消費者所關注。這也是汽車行業與戶外墻體廣告的天然適應性所在。
為什么車企們要在鄉鎮投墻體廣告?
鄉鎮市場消費人群具有思想保守、互聯網敏感度低、接受新事物慢、品牌忠誠度高的特點,他們存在感低但貢獻了40-50% 的市場消費力,是以往被多數品牌所忽視的“藍海”市場。由于村民們獲得信息的方式較為單一,墻面媒體是鄉村中重要的信息載體之一。
和創傳媒墻面媒體覆蓋9900萬川渝區縣人口,能夠帶來高達4.3億人次的全年流量。為各大汽車品牌定制的西南鄉鎮市場廣告投放策略,將墻體廣告覆蓋到了各大高速路交通節點,同時深入鄉鎮農村,在場口、橋頭、路口等人流密集的位置組團刷屏。鄉鎮聚居人群和城際出差、探親人群,都在廣告的影響范圍內。隨著廣告日復一日地融入生活軌跡,顧客能夠感受到它們的品牌能量和高超實力,并兌換成實實在在的市場反饋。
在2019年,由于一二線城市房產市場的擠出效應和汽車市場的趨向飽和,下沉市場也就成為車企們的關注方向之一,和創傳媒協助車企們在新一輪“汽車下鄉”熱潮中實施精細化營銷,實現品牌好感度和客戶滿意度的跨越式增長,成就汽車品牌實力與口碑的更高標準。
微信掃描關注和創傳媒官方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